【写材料用典】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例文】“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
则志有定向。”知止,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便可以
筑牢反腐的围墙。观看警示教育片可以发现,那些被查处的腐
败分子说得最多的就是“悔不当初”。这些人在刚走上领导岗
位,面对群众进行廉政宣誓时也曾信誓旦旦,表示要做一个清
正廉洁的好干部。然而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面前,他们
迷失了自我,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不知止,最终跌入违法犯罪的
深渊。(解放军报《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
【典故】出自明代朱熹《大学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
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
谓所处而安。
【释义】意思是,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立坚定的志向。
【赏析】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
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
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
不受干扰。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
点,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要牢,三者互为砥柱,互为护
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展现的才会是绚丽图画,而不
是污淖或者凌乱。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
摘要:
展开>>
收起<<
【例文】“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知止,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便可以筑牢反腐的围墙。观看警示教育片可以发现,那些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说得最多的就是“悔不当初”。这些人在刚走上领导岗位,面对群众进行廉政宣誓时也曾信誓旦旦,表示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然而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面前,他们迷失了自我,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不知止,最终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解放军报《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典故】出自明代朱熹《大学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释义】意思是,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立坚定的志向。【赏析】知止是成功...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3-30 502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3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5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1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