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典型交流材料

“三大工程”让流动党员“有家”又“有为”
近年来,**着眼农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
服务难跟进、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定向破题解
难,通过实施“三大工程”,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安心暖心,
构建起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格局。
一、实施“风筝工程”,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一
是摸清底数“建好库”。实行外出报备登记,以村(社区)党
组织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和信息库。发放《流动党员活
动证》,准确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外出时间、职业、联系方式、
居住地等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抓实教育“搭好台”。
通过集中谈话、个别提醒等抓实行前教育,引导外出党员牢记
身份、主动学习、遵纪守法、积极创业、反哺家乡。探索实施
“微党课”“云会议”等,破解流动党员工学矛盾,加强行中
教育。抢抓春节前后流动党员集中返乡返程有利时机,结合农
村党员“冬春训”、年度组织生活会等,集中补课“充电”。
三是强化管理“服好务”。建立流动党员“一人一卡”“一人
一联”制度,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通报村
级事务,征求意见建议,保障流动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1412 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4809 名流动党员。建立“双向
联系”和“双向管理”机制,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每
半年联系一次,重大事项随时沟通,实现双向互动。活用党员
积分考评,针对流动党员量身定制考评细则,将流动党员管理
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
二、实施“安家工程”,让流动党员“异乡有港湾”。一
是“线上+线下”全覆盖“建家”。分支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
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开展线上交流,探索推进“指尖上的
组织生活”,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经常等问题。
依托村(居)便民服务平台,建立 210 个“流动党员之家”;
在城区打造 30 个“红色驿站”,吸纳20 余名流动党员进组织、
进驿站。二是“行业+属地”全领域“强家”。在流动党员相
对集中的两新领域,由所属行业(综合)党委指导成立功能型
党支部,规范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针对 3人以
下的“零星式”流动党员,由流入地所在乡镇指派网格员作为
摘要:
展开>>
收起<<
“三大工程”让流动党员“有家”又“有为”近年来,**着眼农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服务难跟进、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定向破题解难,通过实施“三大工程”,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安心暖心,构建起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格局。一、实施“风筝工程”,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摸清底数“建好库”。实行外出报备登记,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和信息库。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准确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外出时间、职业、联系方式、居住地等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抓实教育“搭好台”。通过集中谈话、个别提醒等抓实行前教育,引导外出党员牢记身份、主动学习、遵纪守法、积极创业、反哺家乡。...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3-30 502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3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11.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