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
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
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
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
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落实 ,
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全县闻名的老大难村,到全国先进基层党
组织、全国文明村,×村×年党旗引领、蝶变振兴之路,极具典型示范意义和借鉴
推广价值。×县把放大×村的典型效应作为提升组织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鲜活
教材和有效路径,在×、×等镇创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基层党建均
衡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全域提升,示范区×名党组织书记荣膺全省“千名好支书”,
×个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市级党建示范点,相关做法在
《×组工信息》刊发。
一、前期主要做法
1.放大典型示范力。坚持“村庄为教室、大地为课堂、村官当老师”,持续放
大典型效应。筹资×万元在×村建成全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常态化、全
覆盖组织农村干部现场教学,实现培训成果最大化。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大 ×
典型效应推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的指导意见》,组织力量拍摄专题
片《×》,编印《×》书籍,整理《×》杂志专题稿件辑印成册,形成“一片一书
一刊”,作为入农村干部必学教材,×村的典型事迹在×日报微信公众号点击量突
破×万,有效提升、持续放大了×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营造出“学典型、比变化、
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2.培育“十好”示范点。持续开展“×项清零”行动,×个不达标村“两室”、
×个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摘帽”,不健全村党支部班子实现动态清零,基层基础
工作更加扎实。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制定 ×年规划和创建
方案,把创建标准量化为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活动场所、村容村貌、
基本保障、产业发展、乡风乡情、人才培育、群众评价“十个好”,指导镇村全面
对照、逐项查漏补缺,持续提升示范点内涵和外延,在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
促进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开发、弘扬文明风尚、加强生态管护等方面为全县趟路子、
作示范。×年至今,全县新打造“十好”示范点×个,村集体年收入均达到×万元
以上,主导产业各具特色、实现一村一品。其中,×个获评市级党建示范点,×个
村获评省美丽乡村,“拼图效应”更加凸显。
3.创建全域示范区。坚持整乡推进、全域提升,以×村为核心,综合权衡示范
点党建特色和地域分布,将周边不同领域、基础较好的×个示范点有机串联,纳入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进行重点打造、联动提升。统筹各级各部门资源,采
取资金扶持、项目补助、产业引领、财政兜底等方式,对示范区进行重点倾斜、打
捆扶持,形成“1+1>2”的聚合效应。示范区内,覆盖全部×个村的党建视频监管
平台投入使用;先后建成×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个镇级党建示范展馆、×
个实用人才孵化平台、×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村级综合服务站、街道硬化亮化绿
化实现 100%覆盖;“×”蔬菜入选全国×品牌价值百强榜,获得“无公害蔬菜生产
基地”认证,蔬菜年产值达到×亿元,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正、党建强,各具特
色、互为补充的示范架构初步成型。
4.强化创建保障。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把示范点、示范区创建纳入基层党建述
职、农村干部绩效考核内容,每半年组织一次观摩拉练活动,比进度、推经验、问
效果,促进镇村两级党组织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探索问责推进
机制,率先出台《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明确×个方面×种问责情形、×种问
责方式,严格问责程序和结果使用,打通压力传导“最后一公里”,让失责必问成
为常态,有效推动了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完善规范运行机制,建立村级组织工作规
则、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主题党日等系列配套制度,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更加规
范,党员活动和村干部坐班形成常态长效。强化资金保障机制,克服资金紧张困难 ,
县财政和县管党费累计配套资金×多万元,兑现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政策,
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县财政基层党建预算资金连续×年增幅超过×%,全力支持
镇村两级补齐工作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为创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
了坚实支撑。
二、调研发现问题
近年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
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引领助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各种资源和要素加速向城镇集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组织力提升、党
组织作用发挥。
1.“上热下冷、上紧下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调研和平时掌握情况来
看,少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仍未完全形成,重“显绩”、轻“潜绩”,
对基层党建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压力层层递减。有的把党建主业当成副业来
抓,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
的习惯于“上传下达”“照抄照搬”,只求形式上过得去。有的单纯就经济抓经济 、
就党建抓党建,形成“两张皮”。
2.“有形覆盖易、有效覆盖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党组织
设置形式有待调整优化,原来按照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组建和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方
式,与当前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已不相适应 ,
“专业合作社+支部”“企业+支部”“协会+支部”等模式距离有效覆盖要求还有
一定差距。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显现,党员队伍老龄化
明显、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岁以下党员占比仅有×%,×岁以上党员占比达到
×%,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3.“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随着政治经
济待遇的逐年提高,农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虽然明显增强,但年龄老化、结构不优、
“青黄不接”等问题依然比较明显。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年轻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
后备干部、实用人才“源头活水”不足,一些村“两委”班子配备只能是“矬子里
拔将军”,每次换届都是那几张“熟面孔”,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想干事、能干
事、干成事的占比不高。部分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
仍习惯沿用“吹哨子”“喊口号”、强迫命令等传统方式方法,“老办法不能用、
摘要:
展开>>
收起<<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落实,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全县闻名的老大难村,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村×...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3-30 502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3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4 页
大小:20.3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