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0 bibi 2025-01-13 483 99+ 29.62KB 31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关于“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志明
2023 10 10 日)
A
心地 A中国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
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具有
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
贯彻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 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 就是要用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更加自
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
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唯物史观是“两个确立”的根本理论依据
(一)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原理
是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
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
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造者的原理。这个原理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
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同时又承认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甚至是
重大的影响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
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起一定的
作用。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
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
的作用, 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每一
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的人物
就要把们创造出。唯物史观也强调,出人物对历
史发展有深刻影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
往往由杰
高、看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更强、更主动
能为群众指明革命斗,在革命斗领导核
心作用。出人物的出现虽然是一种偶然现象
历史必然性。
社会存在的原理。这 一原理强调的是,确反映事物和合
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理,不能 确反映事物和不
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理对认识和
具 有大的能动的指导作用。1950 910 日,刘
“理论是实工作的指,没有理论,工作就是
没有前途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
乱 坠 迷 惑 掌 握 了理论确地指导工作”
2017 929 A记在十中共中央政治
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
但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是科学理。”“马克思主义
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 发展的根本,就是
我们党和人民不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 离或放弃
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迷失方向。在坚持
克思主义 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坚定不
何情况下都不能动。” ,坚持科学的
理论指导是这一基本原理的,我们坚持 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重理论的作用,增强
摘要:

关于“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  刘志明(2023年10月10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确立A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

展开>> 收起<<
关于“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docx

共31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31 页 大小:29.6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