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

3.0 bibi 2025-01-13 483 99+ 26.91KB 19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
马克本原具体合、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P13) (简称“两个结
合”)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
是总结 D的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在 D的二十
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
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
和旺盛活力。”[2](P17)这不仅明确了中国共产 D持续推
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必然,还深刻揭示了马
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所在,更为在新
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推进马克
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界聚焦“两个
结合”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
果,主要涉及“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价值定位、耦合
机理、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学界已
有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
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两个结合”内在关联的研究
识“两个结合”的必要前提,更是新时代整体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学界围绕着“两个
结合”的内在关联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相互依存又相得益彰,既交融互动又辩证统一,不仅直接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方面,而且直接构
[3]
“两个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分别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
之中[4]
者认为“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无
法剥离的实存。[5]
然相互、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
“两个结合”之相成、互为条件。有
学者指出“一个结合”是“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础
果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一个结合”,
二个结合”,更无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生
和发展。而“二个结合”又是“一个结合”的必然要
[6]也有学者认为“一个
个结合”,而要想更彻底地实现“一个结合”,
一个结合”时,已经内在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而马克思主义要想正为中国人民所接和认同,也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和价值理
行双向互动。[7]
然有着内在的一性和统一性,重、有所
有学者指出“一个结合”强调的是存在论,是具
境、条件、物,而“二个结合”强调的是认识论
[5]也有学者认为“一个
结合”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联,是整体上来定义
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的唯物主义
关系,了马克思主义界观和方法
论的本二个结合”重于思想文化的内在
使马克思主义深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8]
一个结合”具有价值上性,是“两个结合”的
本目的二个结合”具有时在性,是“两个
结合”得以实现的文化“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
,前者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重于解决古、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9]
二、关于“两个结合”价值定位的研究
两个结合”的提出不中体现了中国共产 D人主
在实践发展与时代化中推进理论创新的理论,而且
了中国共产 D于理论创新、于理论创新
的理论。近年来,学界围绕着“两个结合”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共产 D
摘要:

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P13)(简称“两个结合”)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是总结D的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P17)这不仅明确了中国共产D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必然,还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所在,更为在新...

展开>> 收起<<
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docx

共19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9 页 大小:26.9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