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都是灰色的,理论文章更应色彩斑斓——理论属性辨析兼谈理论文章的写作要领

3.0 bibi 2025-09-30 483 99+ 23.07KB 18 页 5稿币
侵权投诉
理论不都是灰色的”,也可以说“理论未必都是灰色
怀怀
用之。
我的怀疑和否定,是有理有据的。我认真考证过,这句所
口,而是出自其笔下的魔鬼之口——
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主人公浮士德是个满腹经纶却
来换取生前所有要求的满足。
一天,有个青年学生来向浮士德求教,并打算拜他为师。
命之树常青。”
从剧情中可以看出,魔鬼本就居心不良,不可能好心地教
步误读,反倒成了名言,甚至被一些导师级人物奉为真理。
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曾引用过“理论灰色论”,
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写道: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
西
。“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我想,《浮士德》中的原话列宁的引文应
之所以出现不一
色论”,这不能说明它是真理吗?
不知,理论非理论。列宁的是“昨天的理论”,
100
持续大众化的理论是昨天的理论—
有变,但”成了毛泽东、邓小平
”成国马21
马克思主义,“”成了我们党创新理论。
的理论是灰色的吗?显然不是!当然不是
少资料。有人说,“理论在
摘要:

“理论不都是灰色的”,也可以说“理论未必都是灰色的”,这是我对很出名的一句话作出的辩驳。原话是“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源于德国作家歌德所作诗剧《浮士德》。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对前半句,我就抱有怀疑态度;认真琢磨下去,怀疑变成了否定,所以反其意而用之。我的怀疑和否定,是有理有据的。我认真考证过,这句所谓的“歌德名言”,虽然出自歌德之手,但并非出自其本人之口,而是出自其笔下的魔鬼之口——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主人公浮士德是个满腹经纶却对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的人,甚至一度想去自杀。剧中的反派是个魔鬼,他自信能把浮士德引入歧途,就同上帝打了个赌:由魔鬼作为浮士德的仆人,带着他到...

展开>> 收起<<
论不都是灰色的,理论文章更应色彩斑斓——理论属性辨析兼谈理论文章的写作要领.docx

共18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5稿币 属性:18 页 大小:23.0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3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