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全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的交
流发言
近年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的使命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聚焦群众需求、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
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础工作。坚持党委主导,将新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明确为“一把手”工程,由县、乡镇、
村(社区)三级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所(站)
长,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安排部署到
位、衔接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制定印发《*县拓展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县 2022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
要求,绘制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施工图”。
注重多维整合、融合共享,盘活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按照
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建设新时
代文明实践中心 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0 个、新时代文明实
践站 129 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1 处,形成了县、乡
(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的局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原
有八支志愿服务队调整为理论宣讲、农业技术、巾帼风采、退
役军人等十二支队伍,进一步优化了志愿服务队伍结构布局。
县委、县政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分别纳入全县党政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
督检查,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有力地推动
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聚焦思想引领,筑牢精神家园。坚持以传播党的创新
理论为首要任务,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理论宣
讲矩阵,组建清风宣讲团、企业职工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
帼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共6 类 15支志愿服务队,
开展常态化、对象化、分众化、全覆盖理论宣讲。创新“+传
播”理论宣讲模式,构建基层理论传播新格局。强化“基层+
传播”模式,充分发挥“草根宣讲”“小板凳宣讲”“小红花
宣讲”“居民讲堂”等群众便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载体,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以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
受欢迎的群众语言,通过聊天式宣讲、互动式答疑等实现理论
育民、理论惠民。强化“文艺+传播”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
宣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通过小戏小曲、快板、说唱、三句半、
顺口溜、诵读等文艺形式展现出来,原创了《习主席情系咱甘
肃》《乡村要振兴,清洁是先锋》《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记心
上》《喜迎二十大,感党恩跟党走》《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放
光彩》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以老曲新词的形式宣传宣
讲党的创新理论,增强了“理论话语”的亲和力。强化“平台
+传播”模式,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心同“学习强国”“甘肃党建”、今日头条等平台互联互通,
同县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有
效衔接,以微视、微镜、微片等新手段持续扩大理论传播面。
强化“阵地+传播”模式,设立学习强国 10 分钟大屏,全天候
滚动播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各项惠农政策
等相关内容和政策知识,让前来办事的村民利用排队时间,可
以有效学习新政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建立新时代文
明实践“大喇叭”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放党的创新理论等内容,
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
三、注重文化引领,丰富群众生活。围绕群众文化生活需
求,以建设“书香*”为目标,广泛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文艺展
演、非遗传承、书画创作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说唱
新时代、表演新风尚、创造新生活。突出重要节点、重点工作,
组织开展了“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庆“三八”、“大美*
天天游”文旅惠民、“4·23 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阅读周”系
列等特色主题活动 10 场次,开展了“阅享新时代·书香迎春
光”少儿国学经典诵读、“播撒书香·经典诵读”比赛 2 场次,
开展了“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基层公益性巡演 106场次。
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迎春启航·福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全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近年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聚焦群众需求、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础工作。坚持党委主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明确为“一把手”工程,由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所(站)长,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安排部署到位、衔接保障...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7 页
大小:15.0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