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与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
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
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
管理工作事关青年学子成长成才,事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本文旨在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主
体性与能动性,增强教育管理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
现立德树人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解决“如何培养人”的
新时代之问。
一、精准思维运用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的
可行性
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相结合的产物,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
效工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以精准思维引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是科学的
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价值导向的契合性。精准思维旨在助推社
会改革发展进而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贯彻以生为本,客观分析少数
民族学生的现实需求,把个体身心发展提到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助力其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可见以人为本是两者共同的
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2.尊重差异,方法手段的有效性。精准思维提倡从细处
着手,因人因事而异、因时因地制宜;少数民族学生民族
种类、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成长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等不
尽相同,导致其现实需求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
体在不同的学习成长阶段需求也不同。因此,高校需要依
据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差异性,选择不同教育方法手段,提
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针对性及有效性,可知尊重
差异是两者共同的着力点和基本遵循。
3.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的一致性。精准思维深度融入和
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体现在教育领域即精准育人,围
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以民族
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人、塑造人的
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目标,积极引导
少数民族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是两
者共同的落脚点。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现实困境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
的鲜明特点,从细节处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期
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根本任务。但是,在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
治理趋于精准导向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仍然面临一
系列现实困境。
1.教育理念理解贯彻不精准,存在所思非所愿情况。高
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以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少
数民族大学生为特定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贯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教育活
动的根本,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道德品质、行为规
范、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高
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未
能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
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多要求其遵守规
章制度及提升知识能力,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
展息息相关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却没有
得到重视和满足,这不仅与高校教育管理实践的根本目标
不符,更与当代民族大学生内在需求相悖。高等教育需要
精准理解贯彻党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学子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事关青年学子成长成才,事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本文旨在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增强教育管理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解决“如何培养人”的新时代之问。一、精准思维运用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9 页
大小:20.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