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易错字52例(二)

公文写作易错字 52 例(二)
1、“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
如“分辨率”;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被告辩护律师”。“辨明”与“辩明”、“辨证”与
“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
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意思是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
行治疗,那么显然不能用“辩证”。
2、“薄”与“簿”
“接警记录薄”应写作“接警记录簿”;“对薄公
堂”应写作“对簿公堂”。“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
不起,如厚此薄彼;也可指迫近,如日薄西山。“簿”指
本子、账本,如发文簿。“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3、“拨”与“拔”
“拨”与“拔”字形差异不大,容易出错。如“财政
拔款”应为“财政拨款”;“拔通电话”应为“拨通电
话”。
4、“板”与“版”
“板”特指较硬的片状物体,如板凳、板车,也可引
申用来形容呈片状的物体,如“板块”;“版”本义指文
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主要用于印刷、出版。“经
济板块”不要写作“经济版块”,“雕版”不要写作“雕
板”。
5、“彩”与“采”
二者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一般
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
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
“兴高采烈”。
6、“订”与“定”
“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
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如
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规
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
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
“条约”,但是用“定”。没有“签定”这个词,应该用
“签订”。
7、“度”与“渡”
这两个字都含有“通过”的意思,在使用中,用于与
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
“欢度国庆”“虚度年华”;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
用“渡”如“渡江”“渡河”。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
用“渡”,如“引渡回国”。“渡过难关”“过渡时期”
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
以用“渡”。“度汛”,是指度过“汛期”这个时段,所
以用“度”。
8、“迭”与“叠”
按1986 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
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
“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
“迭”不要写作“叠”。
9、“档”与“挡”
涉及汽车的“换挡、挂挡”中的“挡”(dǎng)不能
写作“档”。档,只有一个读音,读dàng,例如:档位、
档次、档案。“挡”有两个读音:挂挡、空挡、挡住,读
dǎng;摒挡、搭挡(也作搭档)读 dàng。
10、“分”与“份”
现在不少人常将“分”写成“份”。如“份内事”应
为“分内事”;“有着特殊的份量”应为“有着特殊的分
量”;“犯罪份子”应为“犯罪分子”。“身分”是符合
字义的词,但因为公安部门发放证件时使用了“身份证”
这个词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
则,收入了“身份”这个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
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
“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不要写作“份
标签: #公文写作
摘要:
展开>>
收起<<
公文写作易错字52例(二)1、“辨”与“辩”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如“分辨率”;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如“被告辩护律师”。“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意思是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疗,那么显然不能用“辩证”。2、“薄”与“簿”“接警记录薄”应写作“接警记录簿”;“对薄公堂”应写作“对簿公堂”。“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不起,如厚此薄彼;也可指迫近,如日薄西山。“簿”指本子、账本,如发文簿。“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3、“拨”与“...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3 页
大小:19.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