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课时1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 1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掌握实词、虚词的辨析方法,能够在语境中正
确使用它们。
考情微观
年
份卷别 所考词语 题型 命题特点
202
0
全 国
Ⅱ
以及/乃至 容
易/易于
尚且/仍然 然
而/虽然
选 择
全 都
恰 当
的 一
项
①从2016 年 至 2021
年 , 全 国 卷 考 查 实
词、虚词仅两次,说
明该考点是轮考点,
考 查 频 率 远 不 及 成
语。
②从命题看,以实词
为主,所选词语不偏
不怪,皆为生活与学
习中常见常用的,难
度不大。
③题型均为选择题,
201
9
全 国
Ⅰ
边缘化/私人化
获得/焕发 制
约/约束
全 国
Ⅲ
遐想/联想 限
制/制约
与其他考点放入同一
知识图要
活动一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
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
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
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
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
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所
谓求同,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
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一、意义辨析
辨析方法主要是“语素区分法”。所谓“语素”,就
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而它们意义的差别,往
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
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例如
“疏离”与“疏远”,两词的相异语素是“离”和“远”,
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
“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
“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辨析的角度主要有:(1)词义侧重点,例如“冷僻”与
“冷落”,“冷僻”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冷落”
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2)词义轻重,例如“嘲笑”
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词
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词义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词义较重。(3)词
义范围大小,例如“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
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
龄,词义范围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筑牢织密香港 国家安全的防线,国家层面立法迈
出了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于被外在 、误入歧
途的年轻人群体,以及对“一国两制”存在困惑或者误读
的香港社会,《港区国安法》起到了活血化瘀的功效。
A.维持 裹挟 B.维护 裹挟
C.维持 裹胁 D.维护 裹胁
答案 B
解析 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维护:保全、保护
使免于遭受破坏。这里的语境是用立法来保护国家安全,
故应选“维护”。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裹
挟:(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
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这里修饰的是
摘要:
展开>>
收起<<
课时1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精解词义,细察语境课堂讲义复习任务 掌握实词、虚词的辨析方法,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它们。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所考词语题型命题特点2020全国Ⅱ以及/乃至 容易/易于尚且/仍然 然而/虽然选择全都恰当的一项①从2016年至2021年,全国卷考查实词、虚词仅两次,说明该考点是轮考点,考查频率远不及成语。②从命题看,以实词为主,所选词语不偏不怪,皆为生活与学习中常见常用的,难度不大。③题型均为选择题,2019全国Ⅰ边缘化/私人化获得/焕发 制约/约束全国Ⅲ遐想/联想 限制/制约与其他考点放入同一知识图要活动一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29 页
大小:1.56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