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党誓词的演变中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

同志们: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入党誓词历经数次变化
调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入党宣誓并没有明确要求
甚至没有统一的入党誓词,直至党的十二大,才以固定的
格式和内容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入党誓词的产生和发展
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梳理入党誓词的发展历
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发展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准
确把握入党誓词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党的建设提供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从入党誓词中感悟
伟大建党精神。
一、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生成背景
誓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对人们的思维与行
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览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者同
盟中“誓词”的发展进程,“盟誓”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
入党誓词提供了原始蓝本。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指导下,厚植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立足革命、建设与
改革的历史实践,实现了入党誓词从孕育到完善,再到制
度化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理论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誓词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
文化基础,为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
本土养料。中国共产党还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关于入党誓词的相关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得以
形成和发展的“源”。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誓词”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蕴涵着内心意志、行为规范、价值
取向和践行要求等主要内容,这是对中国传统宣誓誓言文
化的承继与发展。“誓”最初为誓神之辞,多用于表示决
心,含有“以言约束”之意。在《尚书》中多为誓军旅之
辞或誓师时的训诫之辞。在《说文解字》中,“誓”是指
约束。“誓词”亦作“誓辞”,指起誓的言辞,或相互约
定的承诺。唐代李翱《释怀赋》:“昔誓词而约交兮,期
共死而皆居。”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元情愿以身为质,与元帅共立誓词,各无反悔。”誓词
亦称“誓言”。《书·汤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
汝,罔有攸赦。”唐代韩愈《复志赋》:“恐誓言之不固
兮,斯自讼以成章。”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继承了传统誓
词文化中关于“志愿”“服从”“遵守”“忠于”等内心
语言,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对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目标追
求以及誓词践行的强烈诉求。传统誓词文化为中国共产党
入党誓词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促使中国共产党入党
誓词的诞生,还需要明确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誓词的相关思想
无产阶级政党入党誓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
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其中:(a)你相信财产
公有的原则是真理吗?(b)你认为要尽快地实现这些原则,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同盟是必要的吗?你愿意加入这样一个
同盟吗?(c)你保证始终不渝地用言语和行动来传播财产
公有的原则并促其实现吗?(d)你保证对同盟的存在及其
一切事情保守机密吗?(e)你保证服从同盟的决议吗?虽
不曾对入盟者的国籍、性别、年龄,尤其是阶级属性提出
明确要求,但突出强调入盟者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
符合无产阶级世界观,符合共产主义的性质。同样,列宁
不仅提出要重视党员质量,还严格要求党员标准和规范入
党程序。1903 年,列宁向第二次代表大会提交的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章程草案的第一条中指出:“凡承认党纲、在物
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
员。”1917 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
大会通过的党章指出:“凡承认党纲、加入党的一个组织
服从党的一切决议并缴纳党费的人,都可以作为党员。”
这是第一次在党章中规定,党员必须由两名正式党员介绍
才能接收入党。这对推进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发展和入
党程序的规范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
摘要:
展开>>
收起<<
同志们: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入党誓词历经数次变化调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入党宣誓并没有明确要求甚至没有统一的入党誓词,直至党的十二大,才以固定的格式和内容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入党誓词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梳理入党誓词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发展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准确把握入党誓词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党的建设提供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从入党誓词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一、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生成背景誓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对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览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者同盟中“誓词”的发展进程,“盟誓”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23 页
大小:37.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