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主题党课讲稿: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主题党课讲稿: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及
经验启示
在关涉到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有许多相关论述。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
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
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
量。”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必须建构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列宁也强调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列宁在 1902 年《怎么
办》一文中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
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在党领导革命、建
设、改革的历程中,党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
宝贵经验。
一、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这种认识
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时期也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大工作。在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党对意识形态工作
的重视,贯穿于百年来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从来没有间断过。早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
的第一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面对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
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二者关系上,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
硬”的思想,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要统筹兼顾,
反映了邓小平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视。江泽民也曾说过,“我
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
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就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社
会主义事业成败与意识形态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胡锦涛也对
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意识形态
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
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3 年,习近平提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9 年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确立再次证明了党
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
二、党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
纵观党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主要可以分为初步
探索阶段、确立巩固阶段、调整优化阶段以及创新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任务、策略会
有所不同,但都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大工作来
开展。
(一)初步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被迫打开
国门,被动地卷入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
打的局面促使国人不断反思,中国人民由此踏上了寻求国家富
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为此,无数仁人志士展开了
救国救民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
亥革命等运动,这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挽救民族危亡的积
极尝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运动都归于失败,最终还
是没有改变中国被动挨打、贫穷落后的局面。直到 1921 年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才展现出新气象。
新中国在党领导人民经过 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的基础上
得以成立。党之所以取得胜利离不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和
落实。这一时期,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主要致力于推动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并努力争取和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以发动广大
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中来。因而在这一阶段,党致力于推动马
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的普及与传播,为了达到这个
目标就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大众化,因此,毛泽
东在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命题,这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1942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这一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主张要在延安文艺界
进行思想整顿,对存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教育、
改造,使他们重新树立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一阶段,党的
意识形态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二)确立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主义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党领导人民完成“三大
改造”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党的
意识形态工作也逐步由注重“革命”因素向强调“建设”因素
转变。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注重营造安定
团结的氛围,同时致力于清除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舆论,巩固
国家政权。从国际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
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打击等一系列企图
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措施,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坚定地向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靠拢,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人
民群众,号召人民保卫新生的国家政权。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
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也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
个陌生的问题,盲目模仿苏联的道路不可取,因而中国共产党
人开始了逐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
务,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要严格
区分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承续与发展。这些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
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完全搞清楚,党在意识形态工
作方面出现了偏差,十年“文革”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遭遇了重大挫折,意识形态工作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误区,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损失。
(三)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
标签: #意识形态
摘要:
展开>>
收起<<
意识形态工作主题党课讲稿: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在关涉到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相关论述。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必须建构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列宁也强调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列宁在1902年《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党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一、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对于意识形...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8 页
大小:22.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