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写材料用典】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 例 文 】 “ 见 窾 木 浮 而 知 为 舟 , 见 飞 蓬 转 而 知 为
车。”对事物的准确洞悉,既要视影,还须善于察形。影
因形而存,形因影而彰。一定程度上讲,“影”是对事物
浅显的认识、表层的理解;“形”则是对事物全面的详察
深入的研判。(解放军报《“视影”还需“察形”》)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见窾木浮
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
之。
【释义】意思是,看见被挖空的木头能浮于水面就明
白了造船的道理,看见飞蓬随风转动就知道了造车的原理
看见鸟的足迹就知道了造字以著书。这些都是通过类推的
方法而得到的。
【赏析】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来源。全面了解事物并非
易事,须下一番功夫才可。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调研时非
常注重观察思考,为党员干部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
同志在调研时,强调做到“三要”,即“要亲身出马”
“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他在寻乌调查时,带着一
名警卫员,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陪同下,穿行大街小巷
与入城赶集和摆摊设点的商贩攀谈,进入店铺向老板询问
商业情况。1985 年11 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
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到江西老区一户人家调研时,得知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例文】“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对事物的准确洞悉,既要视影,还须善于察形。影因形而存,形因影而彰。一定程度上讲,“影”是对事物浅显的认识、表层的理解;“形”则是对事物全面的详察深入的研判。(解放军报《“视影”还需“察形”》)【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之。【释义】意思是,看见被挖空的木头能浮于水面就明白了造船的道理,看见飞蓬随风转动就知道了造车的原理看见鸟的足迹就知道了造字以著书。这些都是通过类推的方法而得到的。【赏析】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来源。全面了解事物并非易事...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3-30 502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6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3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7
-
2025-09-30 484
-
2025-09-30 487
作者:老秘书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26.2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