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交流研讨: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陕西的县域经济支
撑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发
展,*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展
县域经济,必须借势陕西坚持开放发展和打造内陆改革开
放高地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数字引领,让四个经
济发展成为推进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
需求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业强则经济强。**年9月,*在全市率先制定印发了
《*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确定了
“543”发展思路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即围绕“清洁能源、
汉白玉、石灰石、钨钼、铅锌黄金新材料”五大工业支柱
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中医药”
四大产业集群,提升园区“招商引资、创新创造、引领孵
化”三大承载能力,力争到 2025 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
达到 300 亿元、增加值达到 60 亿元、实现税收 5亿元、
增加就业 1500 人,比 2021 年分别增长 2.2 倍、1.8 倍、
5.6 倍、1.3 倍。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
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工业,强经济必须强工业”发展
理念,坚持“五项原则”,聚焦“五条路径”,全面落实
中央促投资稳增长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持续夯基
础、激活力、稳支撑、强服务、促质效,全县工业经济呈
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县现有工业企业 218 家,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1 家,主要以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
医药等领域企业为主,三大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91.5%,制造业增加值占 DP 比重 8.6%,规上工业企业有
研发投入的企业 22 家,占比 44.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达0.63%。截止2022 年底,全县共有民营企业 3147 户、
个体工商户15572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1972 户,市场主
体总量达到 20691 户,同比增长 6.57%,从业人数突破
10 万人。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 61.14 亿元,非公占比达
56.44%,全市第三。今年 1-9 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111.2 亿元、增速-0.5%,位居全市第二;增加值 24.46
亿元,增速2.5%,位居全市第一。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举
措:
一是抓实“三产”夯基础。做优传统产业,以盛华茶
叶、百盛缫丝等22 家农产加工企业为重点,今年启动8家
改造升级工程,力争三年实现技改全覆盖,到 2025 年农产
加工企业实现新增产值 25 亿元。做强主导产业,以清洁能
源、新型材料两大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月河、米粮抽水
蓄能电站建设,力促城安、均健佳、柏宏等12 家龙头企业
达产达效,到 2025 年五大工业支柱新增产值 100 亿元。做
大新兴产业,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力促天
源建材等 4家装备制造和芯木田科技等 12 家电子信息企业
扩能增效,培育明科电子等总部经济企业 5个,到 2025 年
新兴产业新增产值 35 亿元。
摘要:
展开>>
收起<<
交流研讨: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陕西的县域经济支撑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发展,*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借势陕西坚持开放发展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数字引领,让四个经济发展成为推进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则经济强。**年9月,*在全市率先制定印发了《*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确定了“543”发展思路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即围绕“清洁能源、汉白玉、石灰石、钨钼、铅锌黄金新材料”五大工业支柱培育发展“农产品加...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讲话发言
价格:2稿币
属性:5 页
大小:28.4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