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

3.0 老秘书 2025-01-13 483 99+ 20.36KB 22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全文)
2020 620 日第
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三章 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
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
第五章 复审、复核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使
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
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
察法》,制定本法。
 
政务处分的活动。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
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
 
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
处分。
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
监察建议。
 
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
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给予政
务处分。
 
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
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三章 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第五章 复审、复核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

展开>> 收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docx

共2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22 页 大小:20.3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