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应“心”系基层“头”入基层

“四下基层”应“心”系基层“头”入基层
中央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
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广大 D员干部“四下基
层”践行得好不好,要看服务基层和群众是否“上心”,
是否心系基层,是否“头”入基层务实干,是否让群众满
意点头。
要看政策是否“烂熟于心”,基层宣传是否深入到
“田间地头”。曾有干部下基层搞政策宣讲,坐台上照本
宣科头头是道,互动环节却一问三不知,十分尴尬。宣传
D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应该“硬核”,要事先“备
课”,不熟悉的要温习,不清楚的要学习,不懂的要请教
做到熟知 D的二十大精神和一系列群众关心关注的方针政
策;并灵活宣讲形式,活跃宣讲氛围,让群众喜闻乐见。
更要勤下基层,上山下乡,走村串户,把 D的路线、方针、
政策宣传到街头巷尾,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惠及
千家万户。
要看调研是否“沉得下心”,基层研究是否深入到
“计上心头”。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习惯于听报告,结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有的下基层走马观花,才到“村
头”心里却想着“回头”,着急打道回府,调研草草了事
最终解决不了问题。调查研究下基层应“硬核”,要带着
问题下基层,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金
钥匙”。更要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立下“不到乌江不尽
头”的决心,在基层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反复调研和实践中最终摸索
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要看接访是否“深得人心”,基层走访是否深入到
“群众点头”。有的干部患信访“恐惧症”,不会接待群
众信访,见群众信访就躲;有的干部患信访“拖延症”,
见到群众信访就想办法拖延,一次又一次“空口”打发群
众,群众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信访接待下基层应“硬
核”,要在主动下基层走访群众下功夫,及时掌握群众信
访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快想办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尽
量让群众少走路、少费心、少花冤枉钱,不断增强群众对
D和政府的信任度,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要在
解决群众疑难愁盼信访问题上下功夫,走进群众门,同群
众坐一条凳,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床,倾听群众心声,
用真诚打动群众,用法理说服群众,在事情上帮助群众,
最终让信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让群众“心服口服”、赞
声不绝。
要看办事是否“挺有耐心”,基层服务是否深入到
“暖上心头”。群众事情无小事,但有干部下基层为群众
办事缺乏耐心,见到群众一些琐碎事情就心烦,态度“不
甜”,办事“不力”,或言“到办公室来找我”,群众事
情得不到及时办理,让办事群众对干部心生怨气。现场办
摘要:
展开>>
收起<<
“四下基层”应“心”系基层“头”入基层中央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广大D员干部“四下基层”践行得好不好,要看服务基层和群众是否“上心”,是否心系基层,是否“头”入基层务实干,是否让群众满意点头。要看政策是否“烂熟于心”,基层宣传是否深入到“田间地头”。曾有干部下基层搞政策宣讲,坐台上照本宣科头头是道,互动环节却一问三不知,十分尴尬。宣传D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应该“硬核”,要事先“备课”,不熟悉的要温习,不清楚的要学习,不懂的要请教做到熟知D的二十大精神和一系列群众关心关注的方针政策;并灵活宣讲形...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4 页
大小:16.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