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3.0 bibi 2025-01-12 483 99+ 20.92KB 16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2篇)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1
互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
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
的认同。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交媒体“最大
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增量”,与时
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
1.内容上:促进了“草根式”内容生产,丰富了视觉
化内容呈现方式。
生产。社交媒体通过叙事化的表达、对话式的互动以及隐
喻式的劝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形式、命令
式话语表达以及直白式说教灌输,将大学生吸引到社交平
台上,通过沉浸式体验,触发大学生知情信意的心理运动
此外,大学生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酸
甜苦辣”,也可以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表自己的
观点。大学生拥有了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权利,他们通
过社交媒体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
自己的意见,从而促成了“草根式”内容的生产。在社交
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已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环
节中。
现方式。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际交流方式不再是面对面
式交流,而是屏对屏式交流。一个表情符号、一张照片、
一帧场景视频都能使接收者心领神会,其传播效果远胜于
文字的解释说明。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线性传播的时空限
制,使信息传播更加趋向文化多元化和表达形象化,更有
利于人们快速、直观地接收和理解信息。社交媒体信息呈
现方式上的变化,使得视觉化的信息更加契合大学生的信
息需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主客体关系上:形成了主客体双向化、去中心化。
想政治教育中。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
体的新形式、新功能不断被开发与扩展,极大地拓宽了信
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社交媒体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
的主要工具,也成为大学生学生活的新方式。大学
使社交媒体不再是搜索或浏览信息,可以利
用抖音小红书等应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制作与传
此,大学生不再的客体传播的客体,他
们已然化为传播和学的主体,形成了思想政治教
育信息传播中主客体的统一。大学生刺激-反
形成联的被动学变为自主学
建构模式。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平
等身份的新态,作为信息传播主客体双向化
发展的大学生有了新的权和创这无疑给思想政
治教育传播注入了新活力。
成了一个新的学、生活环境,使“”的教育
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实问题。在社交媒体环境
中,教师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教师的话语
,也使教师对信息的关与“过”变得更
性。大学生进行信息的最大便
不同文化中心向
同中心扩的文化进行,被不同的大学生
产生影响。而依靠用户高形成的意见领
到大学生“”,形成新的“中心”,
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导向和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及价值判断。
3.信息传播方式上:信息碎片化传播,全域式开放式
传播态势。
摘要: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1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互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交媒体“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增量”,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1.内容上:促进了“草根式”内容生产,丰富了视觉化内容呈现方式。第一,社交媒体推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社交媒体通过叙事化的表达、对话式的互动以及隐喻式的劝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

展开>> 收起<<
(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docx

共1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6 页 大小:20.9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