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1)

3.0 bibi 2025-01-12 483 99+ 28.1KB 4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
常称之为“儒雅”,把历史上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
的将领常称之为“儒将”,把靠读书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人常称之为“儒吏”,把以宣扬孔孟思想为研学使命的人
常称之为“儒家人物”。那这个“儒”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呢?史上有人以“性格温和”作解,也有人望字生义解释
为“因为人需要知识,故为儒”,亦有人以“研究学问的
人”相解。那么这些解释到底与本字对不对应、精到不精
到、准确不准确呢?
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东汉之时
儒士已然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中心阶层,许
氏此解或是“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
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
·天官冢宰·大宰》里,大宰联系天下民众的九种办法
这样描述“儒”:“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
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
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
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其中“儒,以道得民”
意思是“儒”者以他们的才能学说得到民众的信服。对于
“儒”者在国家社会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东汉郑玄以为:
“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在郑玄为“儒”者
“六艺”教人解释的基础上,唐朝的孔颖达进而又加补充
他在为《礼记·儒行》中“哀公曰:‘敢问儒行’”这一
句作注解时补充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
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后来元朝
的胡三省给司所著的《注时,在《
》里对“儒”的解释就引用了孔颖达的上述
朝的文字学大师段玉裁上述的说法,并对“术
《周礼》‘儒以道得民’注曰:‘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六艺者,礼、、书、也。”
“儒”者所从事的具体事务和基本,那么“儒者
能安人、服人并濡其身”是通过什么方式去实现
字 不 解释大家都明白, 在 文 中 字上面是个
”字,下面是个“人”字,意思是人被雨淋湿
。“需”字的本义是濡湿。《周》中需
这样解释“需”:“上于天,需。”历史学家
在天上’,而说‘在天上’,是因为在天上
,不能说金景芳所说的“需”是
然是已下综合两种解释,
把“人”和“需”字,意思自然是一个人对于天上
摘要:

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时,常称之为“儒雅”,把历史上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的将领常称之为“儒将”,把靠读书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常称之为“儒吏”,把以宣扬孔孟思想为研学使命的人常称之为“儒家人物”。那这个“儒”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史上有人以“性格温和”作解,也有人望字生义解释为“因为人需要知识,故为儒”,亦有人以“研究学问的人”相解。那么这些解释到底与本字对不对应、精到不精到、准确不准确呢?东汉的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里面对“儒”字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东汉之时儒士已然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中心阶层,许氏此解或是“...

展开>> 收起<<
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1).docx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4 页 大小:28.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