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发挥基层协商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_20240119112218

调研报告:发挥基层协商在乡村治理体系
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
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具体要求
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创新乡村治理,是新形势、新时期完
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
载体,是化解基层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X月X日—X日,
省政协民宗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就“自治、法治、德治
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基层协商”专题,分别赴 XX、XX
进行实地调研,把脉问诊,探寻对策。
一、基层协商取得的成效
一是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在 2018 年全省第十届村
“两委”换届选举中,XX 县共选举产生村“两委”成员
XX 人,交叉任职比例达到 XX%;依法依规引导村党组织
书记参选村委会组成人员有 XX 个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
肩挑”目标,占比 XX%;女干部 XX 人,35 岁以下干部达
到XX 人,村“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村“两委”在引
导村民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
自治权落实上迈出了有力步伐。
二是制度建设得到完善。XX、XX 所辖乡镇村都成立了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乡镇
和成员单位联席例会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务公
开的细则、目录;在乡镇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人员
包村,指导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和自治权的落实;在村制
定村委会选举办法、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村民自
治章程、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畅通
各种监督渠道,保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维护了村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是民主协商机制逐步建立。各地普遍建立以村(居)
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民主决策组织
形式,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做到群众的事
由群众商量着办。协商民主的内容包括党和政府的方针政
策、重点工作部署在村(社区)的落实;涉及当地居民切
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共环境、公益事业;居民反映强烈
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等。协商的主体
扩大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驻村单位、社区社会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
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团组织和
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者参与,保证了协商更加全面
公正。
四是乡风文明逐步形成。根据“十三五”农村社区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从2016 年起,民政部门指导试点村
“两委”组织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倡新
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村规民约,让村民自定规矩
自觉遵守,革除陋习树立新风。组织村民推举有威望、有
能力、办事公道、崇尚节俭、有礼仪特长的人士组成(红
白)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流程,倡导喜事
小办,丧事从简,奢侈风、攀比风得到扭转。
二、基层协商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还有部分地方
没有认识到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村民,仍然存在乡镇政
府领导村委会,村委会指挥村民这种错位认识,导致在落
实村民自治权的过程中,工作流于形式,村民的权益得不
到保障。
二是基层协商平台不健全,议事规则不严谨。目前有些
地方村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由于成员不固定,议事人选
随意,且没有固定的议事平台和规范的议事规则,导致协
商的公信度和公信力难以获得群众普遍认同。
三是协商内容程序不规范,制度化建设不完备。围绕
“协商什么、和谁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
等问题,在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议题上,准备工作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调研报告:发挥基层协商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具体要求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创新乡村治理,是新形势、新时期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化解基层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X月X日—X日,省政协民宗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就“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基层协商”专题,分别赴XX、XX进行实地调研,把脉问诊,探寻对策。一、基层协商取得的成效一是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在2018年全省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XX县共选举产生村“两...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8 页
大小:16.5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