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目标。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需要,为 了不断提高人 民的幸福
感。”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
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
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现脱贫,只是人民幸福的基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
福感,实现乡村振兴,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怎
么 样才 能让 *** 人民拥 有更 多的 幸福 感 ? 我认 为要 做到 十个
“更”。
一是更满意的收入。群众是讲实际的,你说一大通的好,
但群众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们是不会满意的。要让老百
姓看到实际成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
的腰包鼓起来,存折上的金额多起来。2021 年我市城乡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 25282 元、7584 元,基本达到了省和全
国同步小康要求的 3000 美元和 1000 美元的标准。但这只是最
基本的要求,是低标准的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 33616
元、12363 元,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按照世界银行分组标准,
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已基本达到 4036 至 12475 美元的中
等收入国家水平。从数据上看,我市城乡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
平均水平的 75%和 61%左右,可以看出这个收入差距还是很大
的,特别是农村收入差距非常大。一般来讲,依照现代文明概
念,要至少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实
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下一步,我们
要把促进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为重点,加强政府宏观
调控,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通过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扩大消费等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促进群众
稳定持续增加收入,确保到 2025 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力争
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让全市群众能有更满意的收入。
二是更稳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工作岗位,能让人生活和
工作踏实,心情舒畅。就业是脱贫的关键,一人就业,全家脱
贫;两人就业,全家致富。从城镇就业来看,2021 年全市城镇
从业人员为 34.4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67 万人,城镇登记失
业率为 3.25%;从全市来看,2021 年从业人员总计 203 万人,
劳动力人口有 100 多万在市外务工,这充分说明我市就业岗位
少、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就业这个最
大的民生,以实现小康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创业就业格局。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扶持体
系,设立创投、风投等创业扶持基金,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
务平台。持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雁归兴
贵”行动和“双百行动”,为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
移民、大学生等群体提供更多更稳定的工作岗位,切实增强他
们的“造血”功能。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补贴
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工作岗位的资金
支持、政策扶持,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多方多元投入机制。
到 2025 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25 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3.5%以下;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30 万人,确保每户有
1 人稳定就业,力争实现 2 人就业。
三是更优质的教育条件。首先是基础教育要有保障。要进
一步加大贫困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
设,积极化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实施学
前教育覆盖工程,重点抓好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其次是优质教育、特色教育要加强。要
深化教育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
教育服务,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兴办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等优质教育资源,积
极与名校名企开展合作办学,到“十四五”末,力争每个县市
打造 1 个以上品牌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质量达到全省先进水
平。同时,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同城
同等待遇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
为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特殊群体权益。落实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现脱贫,只是人民幸福的基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怎么样才能让***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我认为要做到十个“更”。 一是更满意的收入。...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3
-
2025-01-05 485
-
2025-01-05 488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5
-
2025-01-13 483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1 页
大小:16.4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