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崆峒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
中央、省、市、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不断健
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建基地、壮龙头、创名
牌、拓市场、活流通。启动实施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细化和落实农户承包土地“三权分
置”办法,完成了 214 个村 81.18 万亩土地确权颁证,培
育催生了一批工商资本投资建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
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加快现代农
业发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i[i]],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截至
2017 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场)163 个,
创建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 1个,省级标准化肉牛养
殖示范场 8个,市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 24 个;设施蔬
菜面积累计达到 2.57 万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 20
万亩,总产鲜菜 40.3 万吨,实现产值 7.45 亿元;果树经
济林累计达到 11.2 万亩,创建标准示范园 25 个,果品总
产量达到 8.1 万吨,建成了白水大潘高科农林、花所绿康
源等农业产业示范点,促进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又好
又快发展。
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崆峒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坚持以现代工业
理念谋划农业,确立了“抓生产先抓加工,上产业先上龙
头”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农户进市场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了全区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农字型企业累计达到
100 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6 户(省级
7户、市级 19 户)。牛产业方面:建成凯沣、景兴、伊通
等肉牛产业龙头企业 23 家,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
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 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
到8.9 亿元,辐射带动农户 5.25 万户;果产业方面:建成
新森、国丰、丰源等果树种植龙头企业 42 家,建成了草峰、
索罗、白水、寨河四个万亩果业乡镇,培育长沟、明星、
张树等千亩标准化示范果园 33 个,其中省级标准化果园 3
个,发展果园专业大户 2150 户,果品年产值 7000 万元;
蔬菜产业方面:建成了惠丰、福霖等蔬菜产业龙头企业 35
家,土桥、新李等11 个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经
济效益好的设施蔬菜示范点,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1.29 万亩,吸引天源、丰源、金伟源等企业和社会资本
投入 16000 多万元,发展了赵堡果菜、新李蔬菜、龙根山
药等蔬菜专业合作社16 个,带动 230 户贫困户发展蔬菜
生产,户均蔬菜收入 1.2 万元。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
2.1 农业龙头企业领域不断拓宽
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牛、果、菜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经营格局,并不断向中药、禽类等林下经济扩展。
目前已建成林下养殖示范点 8处、林下种植示范点 10 处,
养殖山鸡、贵妃鸡等30 万只,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
2.5 万亩,林下经济年收入 2000 万元。
2.2 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
坚持引进培育,改造创新相结合。形成平凉市云翔面
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市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平凉
市铸康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福霖现代农业科技有
限公司、甘肃瑞华食品有限公司、平凉市惠丰农牧开发有
限公司、平凉国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能力强、
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省、市级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均有了一
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工厂
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2.3 生产基地建设趋于稳定
多年来,围绕“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两大产业,
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发展格局,
创出了具有平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现已建成了
在全省、全国较有影响的肉牛和苹果两大基础。至 2016 年
底,全市牛存栏 74.81 万头,出栏 46.59 万头。2017 年,
全区新植苹果6.02 万亩,完成林下种植1.5 万亩,新增林
下养殖示范点 16 个,家庭林场 26 个,投入林下养殖
(鸡)67 万只,种植中药材1.5 万亩,建成泾河川种苗基
地,育苗面积 2万亩,已成为全国优质苹果的著名产区。
培育了 11 个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
设施蔬菜示范点,建成日光温室 8500 多亩、拱棚 1.72 万
亩,2017 年全区种植蔬菜 21.29 万亩,总产鲜菜 37 万吨,
实现产值 7.4 亿元。
3. 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瓶颈制约突出,资金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贷款担
保手段缺乏,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矛盾十分
突出,有些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项目,因资金短缺不能
快速上马;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
生产经营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特别在生产旺季更需要大量
的收购资金,但银行贷款手续多,程序复杂,报批时间长,
额度小,满足不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摘要:
展开>>
收起<<
崆峒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建基地、壮龙头、创名牌、拓市场、活流通。启动实施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细化和落实农户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完成了214个村81.18万亩土地确权颁证,培育催生了一批工商资本投资建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i[i]],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场)163个,创建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肉牛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7 页
大小:15.7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