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经验交流:以“红色引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党建经验交流:以“红色引擎”推动企业高质量
发展
*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
育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党建工作质
量为主线,以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为导向,总结形成了
“111151”先进性主题引领型党建品牌模式,有力推动了党
建品牌创建,逐步形成了一批有高度、有温度、有特色、
有创新的党建品牌,构筑起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
擎”,实现了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实现了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双融合、双丰收。
一、“111151”先进性主题引领型党建凸显品牌驱动效能
##paidbegin##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推进国有企
业深化改革中瞄准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痛点,公司加
快构建起互融互促的“111151”先进性主题引领型党建工作
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守一个主题。紧紧围绕“先进更前进”这个主题,深入
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入生
产经营发展各方面,着力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
保落实”作用,确保党员先进性充分展现、职工奋斗意识
有效增强、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工作绩效持续刷新,
把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
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高质量发展优势。
运用一个路径。为切实提高主题党建活动实效,将党建品
牌创建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基层党委的统筹
实施下,将工作地域相近、专业关联度高、上下工序衔接
紧密、流程相互贯通的两个支部结对,围绕某项重点工作
开展区域协同,促使支部党建主题创建活动由原来的单点
单线、小团体作战、单一突破转变为多点多线联动、多方
协同攻关,实现两个支部之间干部职工互学、支部建设互
促,区域内相关业务工作互助,实现了党建与生产经营互
融互学互促。
创建一个平台。“一区两线三持续”的“党建+项目制”坚
持问题导向,选择生产经营环节中牵涉面广、边界模糊、
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作为区域协同攻关的对象,对标全国行
业先进水平,按照“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
进”的要求制定KPI 攻关指标,由相关的两个党支部选派人
员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由结对双方的党支部书记担任团队
负责人,协同开展项目制攻关活动,形成支部主题党建工
作横向区域化协作、纵向一体化推进的格局,实现了党建
质量、经济技术指标、组织绩效三个方面的持续提升。
健全一个机制。对标对表,闭环提升,把质量管理中的
“PDCA 循环法”运用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建立“PDCA
党建品牌创建循环法”,推进党建品牌的标准化、规范化
和科学化创建。一是实施“三级联动”,推进党建工作标
准化。二是量化创建目标,实现创建工作标准化。立足实
际,顶层设计,将品牌创建与过硬支部创建结合起来,同
步推进。三是细化措施落实,促进创建工作规范化。将创
建工作纳入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写入党建工作要点和考
核办法,进行总体部署,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
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互动、互促发展。四
是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创建工作过程化。将品牌创建纳入
党建工作考核,采用“日常+年终”的过程考核模式。五是
持续提升改进,推动创建工作动态化。建立动态变化机制
随时学习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随时掌握最新时代要求
随时指导品牌创建,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提升。
落实五个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组织充分发挥政
治核心作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体现。
公司党委探索建立以五大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党建工作模式
做到建设平台上的深度融合,使党组织的“软工作”变成
了生产经营的“硬成果”。
一是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竞赛引领党建工作比学赶超。围绕
“强基层基础、增组织活力、求工作实效”的总体要求,
摘要:
展开>>
收起<<
国企党建经验交流:以“红色引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主线,以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为导向,总结形成了“111151”先进性主题引领型党建品牌模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品牌创建,逐步形成了一批有高度、有温度、有特色、有创新的党建品牌,构筑起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实现了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实现了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双融合、双丰收。一、“111151”先进性主题引领型党建凸显品牌驱动效能##paidbegin##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瞄准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8 页
大小:15.6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