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全市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
会化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保障和
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XX 作为全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试点城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国有企业退休人
员接管、退休党组织及党员接管、人事档案接管“三个
100%”目标,但与接收管理要求和国企退休人员心理预期
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成效:基本实现阶段性改革目标
2017 年XX 被列为全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
务、改革事项和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取得良好成效。2020
年,XX 试点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推介。
一是基本实现移交接管全面化。1996 年至 2018 年,
我市已全面完成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共完
成20 多万名市属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能移交社区管理。截
至2020 年底,我市共与 173 家中央企业、29 家省属企业
集团签订移交协议 976 份,涉及退休人员 8.79 万人、退休
党员 2.75 万名,接管档案 8.79 万本,移交房屋等资产 4
万平方米,实现阶段性全面移交接管目标。
##paidbegin##二是基本实现管理服务社会化。采取签
订移交协议,“边过渡边融合”等方式推动国企退休人员
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目前养老金已全部实行社会
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
提供相应管理服务。同时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系
统,推进档案集中存储和数字平台建设,提供档案存储查
阅服务。
三是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逐年提升国企退
休人员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
成近百所快乐老人大学社区分校,“供水供电分离”和小
区提质改造等取得明显成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退休人
员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实现更加普惠、更
加公平。
二、症结:“最后一公里”难题亟待破解
目前已实现阶段性移交接管目标,但实事求是地看,
有的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落细,还有不少“最后一公里”
难题亟需破解。
从街道社区看:存在服务缺口。社区现有阵地建设、
机构编制、经费保障主要按照原社区管理对象配备,部分
接管国企退休人员较多的社区,软硬条件与接管后的管理
服务要求不相匹配。如服务活动场地有限,部分社区靠租
赁场地办公,少数社区办公用房不达标;管理人员力量不
足,一般社区仅7至13 个员额,部分社区在退管队伍建设、
大病探望、困难帮扶和丧葬悼念等方面管理服务难以到位
工作经费不足,难以提供与退休人员预期匹配的高质量管
理服务。
从国有企业看:面临遗留问题。部分企业移交退休人
员信息不全面,存在失联情况。部分国企挂靠党员存在人
档分离情况,无法异地移交,也没有畅通的联系渠道。部
分企业移交的档案未进行数字化处理,影响后续管理。同
时,个别国企老旧小区拆迁改造引起的遗留问题开始发酵
部分退休人员就房屋维修等问题多次拨打 12345 政务热线
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加大。
从退休人员看:出现心理落差。部分国企退休人员移
交社区管理后,在活动组织、走访慰问、困难救助等方面
难以享受到原国企较高标准的管理服务;在原企业享受的
诸如房租、水电减免等福利待遇减少;同时,还存在同一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不同社区后,享受的管理服务标准存在
差异等问题,这些都导致部分退休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心
理落差。
三、原因:“三个不到位”是主要根源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全市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XX作为全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城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接管、退休党组织及党员接管、人事档案接管“三个100%”目标,但与接收管理要求和国企退休人员心理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成效:基本实现阶段性改革目标2017年XX被列为全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改革事项和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XX试点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推介。一是基...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8 页
大小:16.0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