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奉献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5篇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奉献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
5篇
5月22 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举
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生前,袁老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
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他朴实的话语
中蕴含着“唯愿众生无饥寒”的伟愿,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国之
脊梁”致以哀悼,并在缅怀中学习他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未竟的
“禾下乘凉”梦想。
面对国际权威科学家对杂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袁隆平没有
胆怯没有退缩,而是打破“教条”、勇闯“禁区”,通过千百次的
不懈实验,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为全人类的粮
食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法”。立足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风云变幻,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多重考验,新时代的党员
干部更应具备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在荆天棘地中筚路蓝缕,善
于在穷山恶水间另辟蹊径,敢蹚“地雷阵”,敢下“深水区”,奋
勇当先地为党和人民探索出一条独树一帜的中国道路。
“让我不下田,除非田里没有水稻了。”带着这句话,袁隆平耕
耘田野数十载始终不曾停歇。三系配套、两系法、超级稻……一次
又一次科研突破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身为院士仍亲
自下田,直到耄耋之年仍苦耕不辍,身价千亿,却不慕半分荣华,
躬耕半生,也不曾叫苦一句,他埋首田间,却托举起了全国人民的
“铁饭碗”。广大党员干部应学习这种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要
记住,不论官做得多大,仍是人民的公仆,不论位置站得多高,也
是田间的老牛,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将文章写在大地上,才
能耕出肥沃的“发展田”,结出丰硕的“复兴稻”。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
百姓挨饿。”怀着这样崇高的觉悟,袁隆平将研究方向选定为杂交水稻,开始了数十年如
一日的钻研,真正做到了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
他将个人理想熔铸到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所惦念的,
从不是一家一姓的享受,而是万家百姓的温饱。“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党员干部应提高思想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涵
养为民情怀,怀揣“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觉悟,深刻认识到肩
负责任之重,承担使命之巨,用“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爱国襟怀鞭
策自己“不辞辛苦出山林”,学习袁隆平老人为苍生谋,不为己谋,
谋天下利,不谋私利,在为国为民的征程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先贤已逝,唯有怀念,让
我们在悲痛中汲取力量,在瞻仰中学习精神。只要我们挺直腰杆、
不懈奋进,尽快成长为党和国家新的脊梁,“禾下乘凉”的梦想就
必不遥远、计日可期!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奉献精神心得体会 2小时候
拿起画笔,最喜欢画的是蓝天白云下一眼看不到边的田野;小时候关
于秋天的作文,总是描写成“沉甸甸的稻穗缀弯了头,黄澄澄的像
铺了一地金子”;小时候最喜欢唱的歌谣,“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
田野上……”依然清晰记得书本上对您的介绍——世界杂交水稻之
父。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年以来,您坚守
初心和使命,让全国人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您一直致
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
乐”,基本每天都去田地里,风雨无阻。您常说,“电脑里长不出
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到北京
参加完“共和国勋章”授勋仪式回到家乡后,第一时间就跑到试验
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90 后”的您,在摔倒之前依然坚持到三亚南
繁基地工作。实干出真知,苦干结硕果,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量得以
大幅度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您用日常工
作生活中的实践为我们青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爱国奉献”课。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老您常说的一句话,
您也用毕生在认真的注释。您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改革先锋”“共
和国勋章”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20 余项国内外大奖,
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中长辈
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为一生的习惯;
您见证过国家和人民遭受的磨难,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解决了
温饱问题,扎根大地,矢志不渝。吾辈当自强,听着您故事的孩童
长大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定将“榜样精神”厚植于心,外
植于具体工作,始终不忘初心,胸怀赤子之心,脚踏实地,一心为
民,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继承和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
标签: #先进事迹
摘要:
展开>>
收起<<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先进事迹奉献精神心得体会感想感悟5篇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举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生前,袁老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他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唯愿众生无饥寒”的伟愿,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国之脊梁”致以哀悼,并在缅怀中学习他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未竟的“禾下乘凉”梦想。面对国际权威科学家对杂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袁隆平没有胆怯没有退缩,而是打破“教条”、勇闯“禁区”,通过千百次的不懈实验,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为全人类的粮食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法”。立足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班长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10 页
大小:18.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