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5篇)

办公室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五篇
办公室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 1
XX 社区是 XX 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形成的以拆迁安
置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复合型"村改居"农村新型社区。辖区
1.2 万余人,失地农民 9500 余人,外来人口 2500 人。社
区党委下设 3个党支部,党员 95 人,外来流动党员 64 人。
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的导向,以“党员作示范、支部创先进、争当新市
民、共建新家园"为目标,以“共建新家园党员示范行动"为
载体,全面推行"群众主体工作法”,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引领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让群众共享城乡发展
成果。
一、深化共建新家园党员示范行动
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委提出了“党组织要成为服
务群众的坚强堡垒,党员要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表率标杆”
口号,全面开展“共建新家园党员示范行动”。
一是建立“党员网格化责任区”,第一时间收集民意。
社区党委将辖区划为 6个网格责任片区,将社区工作者、
党员群众骨干等 93 人全部细化到网格,网格责任人每周不
低于 3天深入责任区进行辖区单位拜访、院落拜访、住户
拜访和弱势群体拜访。201X 年以来,累计入户拜访 1.2 余
万人次。
二是建立“社区民情台账”,第一时间对接需求。社
区党委以“一户一档”为基础,建立了社区民情台账,每
日进行一次民情研判,每周进行一次分类处置情况通报,
每月进行一次处理情况总结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
完成进度、结果反馈、群众满意度等,进行销号管理。
201X 年以来,党员网格责任人将社保缴费、就业培训、物
业管理、权证办理等 16 类突出问题纳入“民情台账”,全
部予以解决。
三是组建“党员先锋队”,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社区党委成立了以党员为
骨干的治安巡逻、应急抢险、看护孤老、文艺演出等 4支“党员先锋队”,自
201X 年来为群众快速处理问题 320 余个。
二、践行新家园惠民服务公开承诺
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委开展了“新市民需求大调
查"活动,向群众作出安居惠民、就业惠民、文化惠民等方
面17 个具体项目的“新家园惠民服务公开承诺”。
一是安居惠民。通过建立与上级党委政府和拆迁安置
主体的“民情沟通绿色通道”,及时收集党员群众意见,
按城市居民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型集中居住区,水、电、气、
视、讯、宽带等基础设施“六通到户”,学校、医院、幼
儿园、农贸市场同步配套到位。
二是就业惠民。针对新市民就业率不高的问题,一方
面,鼓励支持党员带头并带领群众创业就业,先后引导培
育了31 名失地农民“党员创业就业明星”,提供就业岗位
120 余个;另一方面,积极为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先后
入户调查 3279 人,举办大型招聘会 6次,帮助就业 53 人,
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三是文化惠民。积极加强新市民自我教育,开展文明
楼栋、文明单元、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后培育成立了秧
歌队等11 支群众文艺队伍,编演了《XX?和谐的家园》社
区之歌,创办了《XX 家园》社区报,开办了“美容师现场
教化妆”等“社区讲坛”,形成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品牌,促进了失地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
三、构建群众主体工作法长效服务机制
社区党委根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结合社区
实际,将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中的成功做法上升到制度
层面,构建了“群众主体工作法”长效服务机制。
一是组建“区域化党建理事会”,引领社会协同参与
社区建设。社区党委牵头吸纳了 4名辖区单位代表、6名院
委会代表、41 名党员群众骨干作为理事会成员,有效整合
辖区资源,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 38 个,安置失业人员 36
人次,募捐善款 8.6 万元。
标签: #先进事迹
摘要:
展开>>
收起<<
办公室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五篇办公室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1XX社区是XX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形成的以拆迁安置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复合型"村改居"农村新型社区。辖区1.2万余人,失地农民9500余人,外来人口2500人。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95人,外来流动党员64人。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导向,以“党员作示范、支部创先进、争当新市民、共建新家园"为目标,以“共建新家园党员示范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行"群众主体工作法”,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让群众共享城乡发展成果。一、深化共建新家园党员示范行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班长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23 页
大小:27.3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