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

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21 篇)
目录
1、“把党的温暖传递给残疾人” 3
2、“传承红色基因,我会一直做下去” 7
3、“七一勋章”提名人选中的河北人 11
4、“要珍惜时间,为党多做点事” 23
5、“一辈子跟党走,为民族为国家奋斗!” 26
6、“银发之声”引领群众学党史 29
7、“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讲理论” 32
8、“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红色家风故事) 38
9、19 年坚守“红色电影院”,他让“红色基因”在村里扎下了根 42
10、50 年党龄的老党员写下 20 万字学习笔记 45
11、83 岁农民老党员 44 年坚持记党史学习笔记 48
12、90 岁教授退休后仍痴心讲党史 51
13、95 岁抗美援朝老兵田间村头讲党课 54
14、百姓身边的理论宣讲“明星” 57
15、带领全村人一起走上致富路 60
16、“居民小事就是我的大事” 63
17、老中青党员走心“走新”学党史 67
18、南京 86 岁老党员当起党史宣讲员 71
19、让小村产品走向世界 74
20、“舍小家为大家是共产党员的信念” 78
21、“是党员就要为大家服务” 82
“把党的温暖传递给残疾人”
——记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共产党员张建明
光明日报
2021 年05 月16 日
5月的长沙,气温渐渐升高。
远征驾校训练场上,52 岁的田方金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C5 驾驶证科目二的训练。来自
湘西吉首的田方金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右下肢残疾,行动不便。他常渴望像正常人一样驾
驶汽车,自由地出行。如今,他的愿望即将实现。他说:“感谢张校长,圆了我一个几十
年的梦。”
田方金口中的张校长,就是长沙市远征驾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建明。 11 年来,张建明倒
贴600 余万元,已经帮助 1300 余名残疾人拿到了C5 驾驶证。
2010 年,公安部颁布的111 号令《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正
式施行,促使残疾人驾驶汽车合法化。
张建明得知后主动请缨,承接残疾人 C5 驾培业务,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助残公益驾校。
远征驾校办公室主任彭彦婷说:“当时湖南省共18 家驾校有资格开设 C5 驾培,但其他驾
校在权衡后都决定放弃,只有张建明坚持了下来。”
C5 驾驶证是右下肢和双下肢残疾人可以申领的驾驶证类型。开展 C5 驾培业务意味着管理
难、效益低,费钱又费力。
驾校部分高管极力反对:“我们没有专门的设施,成本太高。”妻子也不赞成:“他们是
残疾人,万一在驾校出事怎么办?你承担得起吗?”
面对各种质疑,张建明从未有半点退让:“办一个企业,若只关注经济效益,将逐渐丧失
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能长久。申办 C5 驾培业务,这不是我的个人行为,而是把党的温暖
传递给残疾人。”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远征驾校内部终于达成开办 C5 驾培的共识。
“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得轰轰烈烈。”张建明反复强调。
申办 C5 驾培业务初期,张建明投资 500 多万元,对训练场地进行专门改造,购置多辆C5
专用教练车,并加装专门用于肢体残疾人驾驶的辅助装置。
考虑到残疾学员行动不便,且很多来自外地,张建明还投资近百万元专门为他们修建爱心
招待所,配备食堂,从坡道到扶手,从厕所到门铃等,全部按无障碍设计标准进行改造。
然而最令同行诧异的是,在远征驾校学习驾驶,残疾人只需交纳两千多元学费。
“沿海地区有些驾校针对残疾学员的报价是12000 元,比一个普通学员的费用要高 3倍。”
而远征驾校包吃、包住、包学成,不但没盈利,反而还倒贴。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自理困难,缺乏经济来源,所以要将此事作为公益事业来做。用良好
的社会效益为他们做好服务,扩大他们的生存半径。”张建明说。
2013 年,张建明又投资 3000 多万元,购买土地30 多亩,修建了一个包括各种无障碍设施
在内的残健融合全科目考场,学员可以在此一站式学车考证。
张建明说:“以前要开大巴车,抬着轮椅送他们去考试,考场建成后大大提高了便利
性。”
2019 年,张建明响应湖南省“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的号召,开展了为期三年
的“精准扶贫·助你出行”工程。他个人投入 300 余万元,连续 3年每年免费培训100 名困
难残疾学员。截至目前,已有 272 名残疾学员考取了驾驶证并走上新的创业就业之路。
除了C5 驾培,张建明的爱心更以远征驾校为原点慢慢向各个方向辐射:组建志愿团队,捐
款支援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活动;开办智力障碍人士服务中心,一对一帮助贫困学子…
…张建明还坚持和残疾学员同吃同住,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近年来,张建明先后获得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在张建明的感染下,远征驾校还成立了由 20 多人组成的助残志愿者服务团队。他们照顾残
疾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从训练场到宿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已学成的残疾学员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相约成立湖南省首个“残疾学员高考义务送
考队”,每年高考期间,组织车队免费为高考学子送考。
“拿到驾照的感觉就像又获得了一次生命。我们得到张校长的帮助,一定也要力所能及地帮
助别人。”残疾学员盛武军在远征驾校拿到C5 驾照后,创办了汽车俱乐部,现在已经拥有
100 多名会员。他说:“张校长创办的不仅是一所驾校,还是一座人生加油站,他用尊重
和信仰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我会一直做下去”
新华日报
2021 年05 月11 日
滨海县宋公堤遗址,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日前给盐城籍学子黄业
凯一家三代人深情讲述了一段军民鱼水情的党史。
38 年来,徐振理跨越千山万水,为 56 位烈士找到亲人,为烈士修墓立碑 122 座。他潜心挖
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用搜集到的珍贵史料在家乡创办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吸引
海内外数万名参观者。
如今,徐振理将党史课堂“搬”到宋公堤,在充满仪式感的氛围中,让党员干部、学生团
体受到沉浸式教育,引导他们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
徐振理是滨海县天场镇人,1983 年退伍后在天场镇民政办参与革命烈士证书换发、补发及
抚恤金发放等工作。在工作中,徐振理接触到众多烈士的亲人,收集了大量有关烈士的第
一手资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天场镇处于敌我拉锯地带,在此长眠的烈士来
自全国各地。他们留下的信息太少,有的连家乡和亲人名字都未留下。”徐振理说,一边
是烈士长眠他乡,一边是烈属苦苦的思念,他有责任、有义务去为烈士寻亲。38 年来,他
走遍当地乡村田野,考证烈士墓葬;走遍当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联系新四军后
人、志愿者数百人,交流信息。他还四次走进央视《等着我》节目,为新四军英烈找到战
友、救命恩人,找到烈士牺牲地和墓地。
“历史不能被遗忘,应该让后代铭记于心。”他由此萌生在天场镇创建红色文化纪念馆的想
法。2013 年7月,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着手开建。为了征集到更多的实物史料,徐振理动
员家人捐出唯一传家宝——珍贵的手书家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史
料被无偿捐赠出来。2014 年底,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迎来首批参观者。“这些珍贵的红色
文脉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徐振理坚信,红色文化纪念馆的创办,对后人来说是一笔宝
贵的财富。
今年 3月,徐振理正式退休。“有的烈士还没有找到亲人,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每逢
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徐振理都要去烈士墓前祭扫、敬献鲜花。在他一手创办的红色文化
纪念馆里,他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深情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责。为
烈士寻亲,讲述滨海的英雄抗战史,我会一直做下去。”徐振理说。
今年是建党 100 周年,徐振理走出纪念馆,将党史课堂“搬”到宋公堤,充分用好用活本
地红色资源,将其作为生动的党史教材讲述给大家听。
徐振理与宋公堤还有着一个小故事。
宋公堤,1941 年由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宋乃德主持修筑。这项工程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苏北人民“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开始。2014 年,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央视文献纪录片《铁军 1941》到滨海县征集线索。当年 10 月18 日,徐振理邀请
滨海县博物馆副馆长周丰等人一起来到宋公堤,寻找“宋公纪功碑”基石。一行人在堤上
走了两公里,也没有见到基石踪迹。但是,徐振理清楚地记得,基石是在柏油路向西宋公
堤南坡约400 米处,旁边有一条通向村庄的小路。如今,宋公堤南坡小路和一家新建的混
凝土搅拌站广场合二为一。“宋公纪功碑”基石哪里去了?徐振理来到搅拌站食堂询问。
一位老人带着一行人来到搅拌站大门口东侧,挖掉泥土、建筑垃圾后,一块方正的大石块
出现在大家眼前。当天夜里,“宋公纪功碑”基石安全运抵滨海县博物馆。
去年 6月20 日,宋公堤南堤开工 80 年纪念日,徐振理和96 岁新四军老战士栾毅华、滨海
县新四军研究会同仁重走宋公堤,宣告“红色滨海行”——重走宋公堤活动正式启动。如
今,这一活动成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百年党史是恢弘厚重的,其丰富的精
神资源滋养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百年党史也是具体可感的,盐城是一片红色热土,党
史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们亲人的故事,我要把这些说给大家听。”徐振理说。如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21篇)目录1、“把党的温暖传递给残疾人”32、“传承红色基因,我会一直做下去”73、“七一勋章”提名人选中的河北人114、“要珍惜时间,为党多做点事”235、“一辈子跟党走,为民族为国家奋斗!”266、“银发之声”引领群众学党史297、“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讲理论”328、“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红色家风故事)389、19年坚守“红色电影院”,他让“红色基因”在村里扎下了根4210、50年党龄的老党员写下20万字学习笔记4511、83岁农民老党员44年坚持记党史学习笔记4812、90岁教授退休后仍痴心讲党史5113、95岁抗美援朝老兵田间村头讲党课5414、百...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老班长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29 页
大小:64.4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