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1)
最近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
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
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
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
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
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
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
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书中对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也进行了适量的描述,对比当时的人民他
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但是大部分
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
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的根本体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
念,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今天的中国亦是如此。
今天的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
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们,即使身
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
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2)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看过多次,以后还要反复去读。这本书
红色封面下的那些字句,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更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
不变的初心;穿插在书本中的一张张旧照片,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剪影,定
格了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这本书,将我们带回到了 1936 年的陕北,
那片红色的土地不仅吸引了斯诺,更深深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吸引了
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去探寻革命前辈的足迹。
1936 年的中国战火纷飞,日寇侵华、国共对峙,古老的中国在战火
的摧残下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在内耗与外敌的侵染下散发着令人悲叹
的虚弱与腐朽。今天的我们大概很难想象那个年代,那种数以万计的饥民
在荒野上流浪、大兵过境烧杀抢掠的生活早已成为了遥远的记忆——那
种饥荒中易子而食的绝望、那种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凉,这些在我们这一
代人的情感中没有丝毫痕迹,但在那个时代却俯拾皆是。
然而,1926 年的中国,却是充满了希望的。国共合作下建立的革命
政府自广东出兵北伐,万众归心、箪食壶浆,北伐军势如破竹,占据中华
大地的军阀在北伐军的打击下纷纷败亡,国民大革命的浪潮下,古老的巨
龙好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1927 年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以蒋
介石为首的反革命势力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在古
都南京建立起代表大资本、大地主、大买办的反动政权——黑暗再度笼
罩了中华大地。
1936 年的中国,无疑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上海的租借区中,霓虹
灯装点下的街道比之东京也并不逊色;然而,上海租借区之外,看到的却
是无尽的贫困与落后;再往北走,从北平出关,耀武扬威的日本关东军正
蹂躏着东北的百姓,并策动着对中国的全面入侵——这一切,无疑是绝
望的!但是,这绝望之中也不乏希望。十年来的疯狂追捕并没有毁灭顽强
的中国共产党,陕北的风沙中,一个红色的圣地正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坎坷,红星依旧照耀着中国。
1928年,国民大革命在悲剧中刚刚结束,埃德加·斯诺从遥远的北美
大陆来到古老的中国,踏上了上海的土地。或许彼时的他不会去同情那些
被宣传为“共产主义红色暴徒”的革命者,更不了解上海之外中国社会的
真实模样,但数年的四处游历还是让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或许是见惯了这片大地上的愚昧与落后,他对那个吸引着无数有志之人
的红色政权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驱使着他踏上了旅途,成为了第一
个踏足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外国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著作,将在
这次旅程的基础上诞生。
记得初次翻开《红星照耀中国》,我被其中的照片震撼了。照片中的
革命者们目光炯炯有神,陕北民众的眼中也充满了希望与热情——这在
那个时代不是稀有的,是绝无仅有的!晚清、民国的旧照片中,百姓的眼
中只有麻木与愚昧,即使是租借区内的国人(在当时算得上人上人了)的
目光中,更多的也是谄媚与奴性。此时的陕北,在那片边远的土地上的人
们,竟有着这样的一双双眼睛——那眼中没有了愚昧,只有对未来的向
往与人的尊严。
在陕北,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接见了斯诺,他们的谈话涉猎极广,从
公共食堂的饭菜到整个世界的形势,革命者们的渊博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他们聊到了抗日的形势,令斯诺惊讶的是,毛泽东坚信着中国将取
得胜利。斯诺于是问他,弱小的中国如何战胜日本这般强大的战争机器?
摘要:
展开>>
收起<<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1)最近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书中对根据地...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总结计划
价格:2稿币
属性:8 页
大小:18.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