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工作的报告

关于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工作的报告
近年来,x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
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
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巡察
工作的落脚点,做好巡察的“后半篇文章”。现将工作汇
报如下。
一、紧盯短板弱项,剖析问题原因
(一)“共性问题”查而不止。一是政治站位不高。
从巡察反馈情况看,被巡察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弱
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严等问题,根源在于政治
站位不高、管党治党意识缺乏,没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
任真正担当起来。二是担当精神不够。部分干部思想认识
出现偏差,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工作上得
过且过;部分干部存在惰性心理,工作上消极懈怠;个别
单位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人手少、职能弱”为借
口自我边缘化。三是本领能力不足。有些干部总想用“老
办法”解决“新问题”,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有些干部心
思浮躁,不能沉下心去钻研业务,对办事程序了解不透彻
不全面;有些干部意识不到自身不足,固步自封、得过且
过。
(二)“个性问题”纠而复发。一是同样的问题改了
再犯。有些单位巡察整改期间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
“回头看”时,之前整改的问题又再次发生,反映出存在
侥幸心理,认为巡察只是一阵风,吹过了就完事了。二是
同类问题依然发生。有些单位对巡察整改浮于表面,止步
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点到为止,没有由此及彼、举一
反三,从制度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问题连根拔起
三是行政作风转变不明显。部分单位管党治党意识的薄弱
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软弱,对单位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
仅以撰写整改方案、开会表态代替落实,单位的行政作风
没有明显转变。
(三)“制度设计”存在短板。好看不好用的“花瓶
制度”、有空子可钻的“漏洞制度”、内容交叉矛盾的
“冲突制度”、不适应现实需要的“过时制度”仍不同程
度地存在,有些制度的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有的针对性、
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内容重复甚至相互冲突;保护机制不
完善,致使干部开展工作时束手束脚,仅靠宣传和教育达
不到预期的效果;激励措施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工作
多少、质量高低没有明确的考核奖励措施,导致敢于担当
的干部积极性受挫。
(四)“巡察成果”转化不够。当前巡察工作正处于
摸索阶段,“重形式、轻实质”“重过程、轻整改”“重
阶段整改,轻持续发力”仍时有发生,在开展新一轮巡视
巡察时,对上一轮巡视巡察的整改落实情况关注度不够,
削弱了巡察实效;巡察过程除了发现问题,也会发现成绩
巡察结果也能作为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的重要
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干部提任时都有征求巡察
意见,但是没有配套完善的机制,巡察结果还是不能充分
使用。
二、聚焦问题导向,创新经验做法
(一)坚持问题为导向,紧扣“三个环节”。一是
“未巡先改”治疗共病。探索“未巡先改”前置整改机制
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在狠抓已巡察单位问题整改
的同时,制定“共性问题清单”,要求未被巡察的单位紧
紧围绕共性问题提前自我体检,找出病因,祛除病根,并
针对巡察反馈的具体问题,举一反三,扩大问题查找面。
二是成果运用“药到病除”。对工作作风漂浮、敷衍拖沓
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不胜任或不适合从事巡察工作的
人员及时予以调整,每轮巡察结束后,根据巡察工作人员
在巡察期间的担当情况、工作实绩等进行总体评价,作为
宣传表扬、评先评优、年度考核重要依据,把表现优秀的
巡察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库,加强跟踪了解。三是“巡察回
访”复查复检。就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是否到位、群众
关心的重点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巡察反馈和移交的问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工作的报告近年来,x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做好巡察的“后半篇文章”。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紧盯短板弱项,剖析问题原因(一)“共性问题”查而不止。一是政治站位不高。从巡察反馈情况看,被巡察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严等问题,根源在于政治站位不高、管党治党意识缺乏,没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真正担当起来。二是担当精神不够。部分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工作上得过且过;部分干部存在惰性心理,工...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总结计划
价格:2稿币
属性:7 页
大小:19.8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