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办公室资深主任的文稿起草公开课

讲稿:办公室资深主任的文稿起草公开课
叶圣陶曾说过,写文章和说话是一回事儿。他说,用嘴表达叫说话,
用笔表达叫写文章。嘴里发出的是声音,笔下发出的是文字。这多年来,
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写材料就是学说话。因此,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
《把最恰当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主要讲五句话。
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
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
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
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从方案制定、动员讲话、简报通报,到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总结
汇报,等等,哪个不是材料?哪个不需要材料?每个干部,特别是机关干
部,提高综合文稿起草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材料工作关系领导形象和领导威信。领导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
上是通过他的讲话水平、文字水平体现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有些地方和
单位会风不好,开会的时候下面总是打瞌睡、看报纸、发短信、来回走
动、交头接耳,很大原因是领导打官腔、说空话,照本宣科,不能调动
人、激励人、鼓舞人。好的讲话,应该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
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
就是听了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听后让人动起来,让人去
做、去干、去落实,不动不行,不干不行;使人激、使人奋,就是听了你
的讲话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在一些轻松愉快的场合,能让
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
好的动员部署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领导,要让同志
们服从,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讲话水平、材料水平就是
领导的水平。
二是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
办文办会。文章考验官员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
就拿工作总结来说,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
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
时,也只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
刻,思考才能深入,经验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工
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要。去年的《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梁衡的文
章《当干部与写文章》。文章说,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有水平的
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
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
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主席那些大气深刻的文
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典,更是工作实践的结晶。
第二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不如抄得妙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习书
法的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抄的过程中模仿、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
级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
断等,你必须跟紧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
“代人立言”,特别是作为地方组织的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
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
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不能改变。因此,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看会
抄不会抄。会抄的轻车熟路,不会抄的原形毕露;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
抄的伸手被抓。有人总结了一个“简明抄典”,我把它归结为为四条:
一要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你可以
学习人家的选题立意,借鉴人家的谋篇布局,模仿人家的行文风格,然后
创新自己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
说,就是文体可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
五的涵盖,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
总之是一条: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
二要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
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本地本部门结合为
主,学习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
料要以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起来就
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合,不仅是方
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呢?今年年初总局的工作会议上,梅克保局长在
总结讲话中有三句话,叫“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
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了。
三要拓宽思路。这个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即嫁接变通、触类旁
通、融会贯通。
——嫁接变通。主要是利用别人的,借鉴别人的,改造别人的,最后
形成自己的。就好比杨树始终是杨树,不会成为银杏,更不会结出苹果或
山楂。但学会嫁接,则一切皆有可能。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
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
是“变通”。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异,
摘要:
展开>>
收起<<
讲稿:办公室资深主任的文稿起草公开课叶圣陶曾说过,写文章和说话是一回事儿。他说,用嘴表达叫说话,用笔表达叫写文章。嘴里发出的是声音,笔下发出的是文字。这多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写材料就是学说话。因此,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把最恰当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主要讲五句话。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5 页
大小:24.3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