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三字典故及注释汇编

3.0 妙笔生花 2025-10-03 483 99+ 34KB 22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三字典故注释及出处
【应声虫】比喻胸无主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之人。
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
好了怪病。
【拍马屁】比喻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
沿
成是好马了。
【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
轿
轿
整个京城。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
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大其
相传,从前上游一带,水急浪恶。当地人
使,于是就有了“
。后来,就以“
”比喻说大话,夸夸其
指甘愿给的人。后比喻
齿
子说:“汝忘君齿乎?·哀公六
的无限忠诚
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名。现在用来
从未有过出现的新事。出自·孙光宪北梦琐
荆南考生刘锐终
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70
肯接受崔弦所赠
自是人废;千里外,岂曰。”
鸿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鸿
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出自西汉·史记·项羽》: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贱骨、不知羞耻或的人。出自·
69
凤丫好意他,他样争锋的。个贱骨头。”
摘要:

三字典故注释及出处【应声虫】比喻胸无主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之人。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几年之后,其声越来越大。有道士见了大吃一惊,说:“这是应声虫,长久不医治,会殃及妻子儿女。应该去读医书《本草》,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就服用此药。”此人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再应声,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拍马屁】比喻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

展开>> 收起<<
【引用典故】三字典故及注释汇编.doc

共2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妙笔生花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2 页 大小:34KB 格式:DOC 时间:2025-10-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